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译文、赏析 / 严勇
译文
雨后初晴,原野格外空旷开阔,极目远眺,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城门,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苍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全家老少都在田野里忙碌着。
注释
新晴:初晴。
野望:放眼向田野眺望。
极目:穷尽目力向远处看。
氛垢:雾气和尘埃;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
郭门:外城之门。
农月:农忙季节。
倾家:全家出动。
事南亩:在田野干活。
注释引用:百科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田园诗。
晴野入诗画,《新晴野望》蕴含着诗人王维的山水禅心与田园真趣。王维的田园诗向来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这首诗恰似一幅水墨长卷,在雨后初晴铺展出原野的生机。这里面不仅有盛唐的田园肌理,也有自然光影与禅意哲思,更有仕途浮沉后的超脱意境。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首联是说,一场夏雨洗去尘埃,原野在天光下舒展成无边的画布。这是写“雨后之清新”。开篇,诗人便以“新晴”破题。“无氛垢”三字既写雨后晴空,也暗喻诗人内心对澄明之境的追寻——当官场的尘埃被雨水洗尽,原野的空旷恰是心灵的投射。这种将自然物象与精神境界交融的写法,正是其诗中“禅意”的体现:看似写晴野之景,实则是借自然的纯净,诉说超脱尘俗的心境。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颔联是说,外城的城门,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这是写“新晴之静谧”。
诗人以平视视角,勾勒出村庄与渡口的相依,渡口的喧嚣与村树的静谧形成动静对照。“郭门临渡头”中的“渡头”,既是地理节点,也可视为人生渡口的隐喻。在入世与出世间,恰如渡口一样,面临抉择。故而,诗人选择了一种“半官半隐”的状态。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颈联是说,埂外的流水被阳光镀上银边,如镜面般反射天光;苍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这是写“野望之旷远”。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尾联是说,农忙时节,全家劳作,没有一个闲人。这是写“农事之忙碌”。
于“禅意”之中见“烟火”,恰是王维田园诗的独特魅力——他既欣赏“空山新雨后”的清幽,也尊重“带月荷锄归”的辛劳。正如诗中“白水”与“碧峰”是自然的馈赠,“家事南亩”则是人类对土地的回应,二者在诗中构成和谐的生命二重奏。
诗中“旷”与“明”的审美风格,正暗合盛唐诗歌“气象雄浑”的特质。王维以“极目”的疏朗视角,让原野在“无氛垢”的通透中,展现自然本真之美。这种“以简驭繁”的写法,是盛唐文化自信的一种投射——天然去雕饰,天地有大美。
红色壹号,不只是酒,
它是英雄的见证, 是时代的印记, 是每一个梦想家心中不灭的火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