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500年前,它或许盛过明朝皇帝的御酒;今天,它被锁在故宫的恒温展柜里,连光线都要精确控制——若真用它喝一口酒,尝到的会是秋日的桂香,还是历史的尘埃?
前不久,龙美术馆(西岸馆)"天地大观——跨越时光的文明印记"特展中,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再度亮相(距上次展出已逾十载),引发学界与收藏界关注。 2014年该器以2.8亿港元成交价创下中国古代瓷器拍卖纪录。 不过在故宫专家眼中,库房里有一对更珍贵的"三秋杯"——它们小得能藏在掌心,却是成化斗彩孤品。 这对口径不到7厘米的小杯上,工匠用青花淡描出山石兰草,再用彩料点缀六只飞舞的蝴蝶。最神奇的是:薄如蝉翼的胎体能让外壁花纹透到杯内,这种"透影瓷"工艺在成化后几乎失传。 1940年代,古董商孙瀛洲在地安门古玩铺发现这对杯子时,立刻变卖家产凑足40根金条(约合现在3000万元)买下。1956年,他连同样3000多件珍藏全部捐给故宫。当时文物局长郑振铎见到三秋杯时惊叹:"这才是真正的国宝!" 为什么专家说它无价? 工艺上需先经1300℃烧青花,再900℃补彩,成功率不足1%,蝴蝶翅膀上的矾红色彩,历经500年仍鲜艳如新,相比存世20多件的鸡缸杯,这是唯一确认的三秋杯真品。 上海博物馆前馆长汪庆正曾估算:"如果流通,起拍价至少5亿美元(约35亿人民币)"。不过故宫研究员强调:"这类文物早已禁止出境,估值只是学术游戏。" 毕竟,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很难严格用金钱来衡量。 红色壹号,不只是酒, 它是英雄的见证, 是时代的印记, 是每一个梦想家心中不灭的火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