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注册

今日七夕 崔颢《七夕》

2025-08-29 07:05:5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标签: 七夕   崔颢   红色壹号   红朝壹号  

今日七夕 崔颢《七夕》.png


《七夕》

崔颢〔唐代〕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译文、赏析 / 严勇


译文

臻藏装饰酒瓶.png


长安城中,月光如同白色丝绸一样皎洁,家家户户在这一夜都拿着针线,做着七夕乞巧的活儿。


织女的仙裙和玉佩,只有自己知晓其存在,天上与人间的牛郎织女,终究无法相见。


长信宫深处天色阴沉,夜色变得越发幽深,玉石的台阶和金饰的楼阁旁,有几只萤火虫飞来飞去。


在这七夕节的夜晚,班婕妤心中愁绪万千,三更时分,还望着银河中的斗牛二星,难以入眠。


注释

臻藏装饰酒瓶.png


长信 : 长信宫,古代宫殿名,位于西汉都城长安城内东南隅。


瑶阶 : 玉砌的台阶,亦用作石阶的美称。


金阁 : 饰金的阁,华美的阁。


河汉 : 银河。


斗牛 : 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注释引用:百科


赏析

臻藏装饰酒瓶.png


这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咏七夕节诗。


它与《黄鹤楼》一样,同为崔颢名篇佳作。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将七夕习俗与神话故事,以及分别男女的心境,熔于一炉,洗练畅晓,深情婉转,别有意蕴。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首联是说,长安城中,月光如同白色丝绸一样皎洁,家家户户在这一夜都拿着针线,做着七夕乞巧的活儿。这是写“七夕之习俗”。

    

七夕为七月初七,此时月色皎洁,所以诗人说“月如练”,侧面交代七夕时间。“家家此夜持针线”,则是写七夕乞巧的习俗,一针一线里,藏着对灵巧的祈愿,也藏着对美好姻缘的憧憬。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颔联是说,织女的仙裙和玉佩,只有自己知晓其存在,天上与人间的牛郎织女,终究无法相见。这是写“神话之故事”。


这两句让人想起李商隐的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织女在天上穿的再漂亮,戴的玉佩再美丽,也只是“空自知”,清冷而孤独,毫无意义。此时的织女不就如李商隐笔下的嫦娥,一样孤独。“天上人间不相见”,为全诗诗眼,既点出了牛郎织女一年才一会的相思之苦,又暗示人世间有多少有情人不能在一起。这样的诗句超越了神话故事本身,而让每个人心中的爱而不得,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原来,不只是牛郎织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白月光,都有自己的爱而不得,都有“天上人间不相见”的无奈与愁绪。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颈联是说,长信宫深处天色阴沉,夜色变得越发幽深,玉石的台阶和金饰的楼阁旁,有几只萤火虫飞来飞去。这是写“宫女之寂寞”。

     

此时故事的主角才正式出场,原来是一位寂寥的宫女,宫中的深夜,那么漫长,那么无聊,幸好可以数一数瑶阶金阁旁的萤火虫,度过无聊寂寞的七夕。当生命进入弗弗西斯的推石上山轨道,人还要不要抗争,用荒诞来对抗虚无,于无意义中寻得仅有的自由与快乐。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尾联是说,在这七夕节的夜晚,班婕妤心中愁绪万千,三更时分,还望着银河中的斗牛二星,难以入眠。这是写“班姬之愁绪”。

    

“愁无限”三字,既是对于班姬心情的点明,同时也是对于“不相见”“数萤流”的一种遥相呼应。而“河汉三更看斗牛”的举动,更是对于 “愁无限”的一种深入解读。正因愁苦无限,故而才会“三更看斗牛”,被银河隔开的“斗牛”。

    

值得一提的是,颈联、尾联,被杜牧化用成千古名篇《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可谓是最成功的化用例子之一。

    

纵览全诗,构思精巧,层层递进,引人入胜,易起共鸣,情感细腻,意境绝美,画面感强,是为咏七夕律诗中的压卷之作。




国礼酒瓶装饰.png













今天是2025年8月29日,

乙巳蛇年七月初七,

星期五。




今天,

祝您拥有甜蜜的一天。








红色壹号,不只是酒,

它是英雄的见证,

是时代的印记,

是每一个梦想家心中不灭的火焰。 


















搜索

X微信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ongse19191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