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尊重来自分量,不来自分贝。
大家好,我是寒橘。
世上人多是贱骨头。
越练习鞠躬,别人可能越记得你的弯腰;你越练习站直,别人反而会调整看你的角度。
如何让别人高看你一眼,三个非常重要的习惯。
01
一定要有框架感
这决定了你的底座是不是有力量,没有框架,就是烂肉一堆。
我们的周围是有两种人的,一种是在搬砖,垒砖,一辈子没有建成房子;但有的人的大脑是能建造一座城市的。
这就是有没有框架感的区别。
说话、汇报、推进工作,都是如此。
谈什么、不谈什么、怎样拍板。同一事实,换个表述,人们的判断就会大翻转。
我参加过一场学术会,众人纷纷捧一部新书,有人眉飞色舞,有人频频点头。一个老先生自始至终没说话。轮到他发言,说了三个方面。
第一句,定边界,“只谈证据与方法,不谈好恶与情分。”第二步,定节奏,三处硬伤,逐条举证。第三步,给标准,样本量、引用来源、统计检验的最低门槛。
刀刀见骨,满座皆静。会后,书的作者反而主动请教,态度谦恭得反常。老先生没去求尊重,他制造了尊重发生的场域。
那是因为,谁先定义问题、划定边界、安排节奏,谁就默默把别人拉进自己的引力场。
职场同理。小王上台第一句:“请各位领导指导。”他把自己装进了被审讯的框里。
小张提前发预读,一页纸写清目标,指标,资源,风险与两个需要拍板的点。讨论从嘈杂变聚焦,时间从“聊聊天”变“做决策”。
没有框架的人,只配被安排;拿回框架的人,天然被仰视。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你举着“象”,也就是大框架,众声自然向你集中。
因为多数人只会把话说长,你把路说清就赢了一半。
02
做昂贵的选择
动物行为学里有个“昂贵信号”,只有付出高成本仍坚持的举动,才最可信。
人际亦然。明确拒绝、限量承诺、延迟回应,短期不讨喜,却最显分量。
因为解释来的太便宜,代价才最昂贵。
见过一个产品负责人,需求像潮水扑过来,很多人都说“也不难,捎带手”。
他只回一句,本季度只做三件事,每件拉动指标多少,其余进入下期池。
一开始有人不满,三个月后大家争着把关键项目交给他。
因为他做成了可预期,可预期就让人安心,安心就等于尊重。
人际里一样。半夜“在吗?”你回了三次,对方就把你当成随叫随到的客服。
换个做法,写清规则,工作日21点后不回私事,紧急请来电,坚持一周,对方学会分寸。
心理学里这叫“心理抗拒”,越容易突破的边界,越想试探;边界一旦有成本,尊重才会有起点。
03
不避讳犯错
允许裂缝,光才照得进来。
永远端着的人像塑料花,远看体面,近看无味。高能力者适度暴露瑕疵,反而更令人喜欢与信任。
通常来说,我们有两种复盘。
一种是,目标未达成,指天指地,市场不行、同行扰动、天时不利。
一种是,开场承认判断偏差,拿出纠偏方案,砍损、调品、换渠道、保现金流,复盘频率写在墙上。
亲密关系里也如此。你常说“我都行”,对方便摸不着你的边界;你改成“三句话”,这件事我会吃醋,我需要一天独处,道歉最好当天。
允许情绪露头,不是示弱,是把相处的地图交给对方。
苏东坡在风雨里写“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承认狼狈,也给出走法。
04
走心的碎碎念
钱钟书在《围城》里写李梅亭,入木三分。
此人到处递名片,上面印满头衔,无非是要人高看。结果呢?
他有名片,但没有名字;拼命想要挤进圈子,却始终是个圈外人。
在该点头时还是要点头,在该摇头时还是要摇头啊,身体有颈椎病,灵魂还是不要了。
拿回框架权,别人就进你的轨道。做出昂贵选择,别人不敢轻慢。给自己可犯错权,别人才愿意靠近,自己也活的真实。
这样说来,尊重是“求”来的吗,不是,就像影子跟着身形,是自然长出来的啊。
所以呢,话人活一世,终究是为自己而活。
别人的高看或低看,说到底不过是过眼云烟,但奇妙的是,当你真正把自己当回事,别人也会把你当回事;当你不再讨好所有人,所有人反而会来讨好你。
这世间的道理,往往如此讽刺,又如此公平。
点个关注吧,有缘再见!
今天是2025年9月4日, 乙巳蛇年七月十三, 星期四。
从外打破是食物,
从内打破是生命;
人生,
从外打破是压力,
从内打破是成长。
红色壹号,不只是酒,
它是英雄的见证,
是时代的印记,
是每一个梦想家心中不灭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