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唐代〕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译文、赏析 / 严勇
译文
茂陵里埋葬的刘郎,好似深秋落叶倏然离去,夜里曾听到他的神马嘶鸣,天亮却杳无踪迹。
画栏内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散发着阵阵幽香,长安城的三十六宫,如今却已是苔藓满布。
魏国官员驱车载运铜人,直向千里外的异地,刚刚走出长安东门,寒风直射铜人的眼珠里。
只有那朝夕相处的汉月,伴随铜人走出官邸,回想起往日的君主,眼中凝结的泪水如铅水般沉重冰凉。
只有枯衰的兰草,在通向咸阳的古道送别,面对如此兴亡盛衰的变化,上天若有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
注释
土花 : 苔藓。
将 : 与,伴随。
汉月 : 汉朝时的明月。
君 : 指汉家君主,特指汉武帝刘彻。
宫官 : 指宦官。
注释引用:百科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咏史诗。
关于作这首诗的动机,诗人诗前小序记载的很详细: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关于“魏明帝青龙元年”,与史不符,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魏青龙五年(237)旧历三月改元为景初元年,徙长安铜人承露盘即在这一年。此“金铜仙人”,矗立在神明台上,高二十丈,雄伟异常。曹操之孙魏明帝曹叡命人拆离汉宫,运往洛阳。
李贺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爆发,唐王朝由盛而衰,汉唐气象,至此而衰,诗人特别崇拜汉武帝,希望国家能重回巅峰时刻,“秦时明月汉时关”依然雄浑,秦砖汉瓦,依旧美丽。可是眼前的唐王朝多么令人失望,藩镇割据,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诗人于是借魏明帝“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一事,写出朝代更迭,汉家覆灭,曹家兴起的故事,实则告诉唐王朝统治者要小心,不要重蹈汉朝覆辙。
诗句写得极美。尤其开头一句,已然才气纵横。无数写茂陵的诗句,都抵不过这一句“茂陵刘郎秋风客”,一下子就道尽了茂陵的凄凉与诗人内心的凄凉。历史的沧桑,英雄的落幕,在抵达茂陵的这一瞬间,就被点燃了。每一位站在茂陵前的旅人,无不感慨汉武帝的功绩,同时也会想起自己的事业。汉武帝已然站在人生巅峰,活成了无数人梦想里的样子。李贺因为要避父亲名讳,无法参加进士考试,其科举仕途之路,几乎没有了。一想起汉武帝建立伟大功业,而自己一事无成,必然悲从中来。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个人之悲,反而对于唐王朝忧心忡忡,害怕没有明君出现,会走汉朝灭亡的老路。“夜闻马嘶晓无迹”,正是对于汉武帝的无限敬仰,亦是对于英雄的一种缅怀。
历史更迭,兴废无情。画栏桂树,依旧高悬,秋香宜人,然而“三十六宫土花碧”,多么无情,辉煌淹没在一瞬间,若是不好好励精图治,“三十六宫”,有一天也会变成苔藓满布。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这两句写金铜仙人辞汉的现场。你以为金铜仙人是无情的,却不曾想他被“酸风射眸子”,竟然“清泪如铅水”,一下子将金铜仙人写活了。李贺被誉为“诗鬼”,能写出这样的“鬼”句,可谓当之无愧。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两句是千古名句,连毛主席都特别喜欢,还特意对出了下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一改李贺忧郁之风,而变得昂扬无畏。
“衰兰”,即衰败的兰草,“衰兰”如何送客呢?不过是为了描绘“咸阳古道”“汉家陵阙”的荒芜与残破。李白说“咸阳古道音尘绝”,李贺说 “衰兰送客咸阳道”,咸阳古道,因为王朝兴废,而变得凄清惨淡。这种巨大的落差,给人一种强烈的情感对比,故而生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悲伤之句。就连老天看到这样的场景,也会一夜白发,一夜变老吧!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渭城即咸阳称谓,王维有“渭城朝雨浥轻尘”之句。最后两句给人一种余韵悠长,留白甚多,视野广阔,历史相接的沧桑感。远去的哪里是茂陵与咸阳,更有一种无尽的失落与凄凉。
这首诗可谓李贺写的最好的一首。茂陵之诗,无有过之,才华横溢,仅此一首,已然足矣!人生不到茂陵,不知道沧海桑田,人生不到茂陵,不知道历史兴废。“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新时代,新梦想,民族复兴,但愿我们这一辈人能够再见一个汉唐盛世。
你不需要被所有人喜欢,
但你必须喜欢自己。
今天2025年9月12日 星期五,
乙巳蛇年年七月廿一。
红色壹号,不只是酒,
它是英雄的见证,
是时代的印记,
是每一个梦想家心中不灭的火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