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注册

喝酒到底养不养生?科学给你答案。

2025-09-15 16:17:0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标签:    养生   红色壹号   红朝壹号  

“喝点白酒活血”、“高度酒驱寒养身”、“每天一小杯,长命百岁”——这些话你是不是也听过?


今天,“喝酒养生论”依然在饭桌上盛行,尤其是在以白酒为主的社交文化中,酒似乎不仅是助兴的工具,更俨然成为“保健饮品”。


但问题是——喝酒真的养生吗?白酒真的是“液体人参”吗?科学又是怎么说的?


春生 夏长.jpg


酒精是如何在身体里“工作”的?


我们先从人体对酒精的反应说起。


乙醇,也就是酒精,进入人体后:


  1. 在胃和小肠被迅速吸收;

  2. 经血液运输至肝脏,由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

  3. 乙醛是一种强致癌物,再经过乙醛脱氢酶分解为乙酸;

  4. 最终被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


若饮酒量过大、肝功能不佳或乙醛脱氢酶缺乏(如部分亚洲人群),乙醛在体内积累,会导致脸红、心悸。


所以,酒精的代谢本质上是身体在“处理毒素”的过程。这个过程越轻松,说明你越健康;但不代表酒精本身就是健康的。


新中产 品味慢生活1.jpg


科学研究怎么说?


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 适量饮酒(如每天10-20g乙醇)可能对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 红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被认为具有抗氧化效果(但白酒中含量极低);

  • 饮酒会促进血液循环、在某些情况下改善情绪与社交行为。

但要注意两个重点:


这些研究多是观察性研究,无法证明因果关系;饮酒带来的益处远小于它可能造成的长期风险,如肝病、高血压、依赖性等。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喝酒,没必要为了“健康”去开始喝;如果你要喝,尽量控制好量和频次。


鸿运有你.jpg


中医中的“酒养生”到底说了什么?


中国自古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药酒、浸酒、补酒,历史悠久。


但你会发现:真正讲究“药酒”的人,往往重在“酒是引子,药是关键”


比如鹿茸酒、当归酒等,酒只是溶剂。民间所谓“喝两口活血”也并非没有依据,酒精短期确实会扩张血管、让人发热。


但现代中医界也基本达成共识:饮酒养生,前提是精准辨体、严格定量、合理药引。普通人乱喝只会伤肝胃、动火气。


醇养初心,匠心共酿.jpg


白酒是文化,不是保健品


白酒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是社交、节日、礼仪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爱它的文化与情感链接,但不能盲目拔高它的“养生”作用。


真正的“养生”,不是靠几杯酒,而是靠规律的作息、清淡的饮食、稳定的情绪和适度的运动。白酒只是一种生活调剂,不是长寿秘诀。


喝酒不一定伤身,关键在“怎么喝、喝多少”。


尊重科学,理解身体,欣赏文化,这才是喝酒最健康的方式。


国礼酒瓶装饰.png









你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以此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条件。

今天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

乙巳蛇年年七月廿四。








红色壹号,不只是酒,

它是英雄的见证,

是时代的印记,

是每一个梦想家心中不灭的火焰。 






END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
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
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

 




 






搜索

X微信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ongse19191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