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中国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我不喝酒,虽因工作原因经常应酬,但还是了解甚少。此篇为同学投稿,以供欣赏。
对于酒评价,我认为酒之与饭局,就像盐之与一盘佳肴:没有,就显得寡淡无味;少了,总感觉缺那么点意思;多了,总是会让人感到难以下咽,甚至于伤害身体;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宾主尽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杯里荡漾的,从来不只是琼浆玉液,更是人间百味的缩影。那方寸酒桌,看似推杯换盏、笑语喧哗,实则是一方微缩的江湖,映照着人性的明暗,命运的起伏,与一个时代流转的侧影。
酒席伊始,座次便是一套无声的哲学。主位尊长,宾分左右,其间亲疏远近、尊卑高下,早已在这落座的第一刻悄然定格。这最初的静默仪式,暗示了接下来的整场演出,都将在一种心照不宣的秩序中展开。
饭局座次的安排,根据东道主的性格与社会地位,各有不同。倘若东道主身份居中,大多会自己安排座次;倘若东道主身份卑微,一般会请其他合适的人帮忙安排座位;倘若东道主身份地位够高,则会有其他人员主动代劳,且会识趣的将东道主安排在主陪位置。
待酒过三巡,席间便活泛起来,人生百态,于此酣畅淋漓地上演。
你可见那游刃有余者,他们是这方天地的真正主角。举杯祝酒,言辞熨帖,a既能与上位者谈笑风生,又不忘关照席末的局促后生。他们掌控着话题的流向与节奏,如同高明的舵手,在觥筹交错的浪潮中稳稳航行。他们的热情与真诚,是真是幻,已难分辨,那仿佛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社交艺术,将酒桌化为其施展影响力的舞台。
你亦可见那勉力迎合者。他们或许不善此道,却深谙这是不可或缺的“功课”。于是,他们调动全部心力,铭记“敬酒要虔诚,干杯须爽快,领导讲话要凝视”的法则。他们的笑容略显生硬,动作带着刻意,每一次举杯都像一次小心翼翼的测算。他们的世界,在豪饮的热闹与归去的冷清之间剧烈摇摆,杯中的酒,混杂着抱负、无奈与一丝身不由己的苦涩。
更有那超然物外者。他们静坐一隅,如同喧嚣浪潮中的一座孤岛。面对劝酒,只浅笑婉拒,或以茶代酒,自得其乐。他们并非孤僻,而是清醒。在这弥漫着表演气息的空间里,他们选择做自己的观众,冷眼旁观着这场人间喜剧,于热闹中守护着一方内心的宁静。他们的存在,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而酒桌之上,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语言的艺术。那些劝酒词,表面是热情与礼节,内里却往往是权力与意志的温柔博弈。“我干了,您随意”是以退为进的豪迈;“不喝就是看不起我”是带刺的情感绑架。每一句笑语背后,都可能藏着机锋,每一次碰杯的声响里,都可能回荡着心计的弦音。
直至席散,残局更见真实。有人醉态可掬,卸下所有伪装,或痛哭流涕,或喋喋不休,将平日紧锁的心事尽数倾泻;有人虽步履蹒跚,却仍保持着最后的清醒,妥帖地安排着送客与结账,将这场演出的幕布平稳拉上。杯盘狼藉之间,浮华暂歇,方才的热闹与誓言,仿佛也随之飘散,只留下食物的余味与酒精的气息,在空气中慢慢冷却,等待下一次的聚合与蒸腾。
这流传千年的酒场文化,早已超越了饮食本身。它是一套复杂的社会密码,是关系的粘合剂,也是人性的试金石。它映照出我们在这个讲究人情与关系的社会里,如何寻求认同、建立联结、获取资源,乃至定义自我。所以,下次当你端起酒杯,不妨细品。品的不只是酒的醇烈与甘甜,更是这杯中倒映的众生相——有无奈,有挣扎,有智慧,有豁达,有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这场更大的酒局中,或主动或被动,所扮演的角色与付出的悲欢。
这酒桌,方寸之间,便是江湖。杯起杯落,尽显人生。
有人说,
真正的气质不在皮相,而在灵魂。
正是岁月的浸染,才让灵魂有了别样的韵味,
能够在时光的缱绻中,始终保持向上的姿态,
不受任何枝蔓的牵绊。
这韵味,
便是抹不开的气质,是岁月精修的容颜。
END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