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此联乃清末帝师松禅老人翁同龢晚年自述襟怀之作,其文简质而意渊邈,墨沈未干而精气充盈。
上联“一亩澂园气涵四海”,以方寸之地纳浩渺之象,下联“廿科词馆光近三台”,以寒窗之功成庙堂之业,其间隐现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生命轨迹。
翁同龢不仅是状元、帝师,还是祭酒也很爱酒...
勇哥经常在讲座中说道,国子监祭酒这个因酒而得名的官衔,其实后来和酒已经没什么关系了,官职重任在教育。但也很清晰的告诉大家,酒的历史渊源于家国社稷的重要性,此官职诞生于黄河流域的春秋战国时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两项重要的国家行为都和酒有关系。祭祀、打仗,酒是不可或缺的,都需要德高望重者主持这隆重仪式,因此大家也就尊称这位主持者为祭酒。顺理成章,为了江山社稷,国家教育职能也逐渐由祭酒所掌控。
历史上大家熟知的有任职祭酒的名人,荀子、蔡邕、郭嘉、韩愈、徐阶、严嵩、翁心存、王懿荣...
翁同龢在同治七年曾任此职,不仅开创了国子监整顿之风,且为后续祭酒振兴国子监政策的实施打下基础。
他还是一位称职的酒友,江苏常熟人自然喜欢黄酒。翁同龢门生故吏遍天下,都知道老领导喜欢黄酒,于是京城翁宅,成为当时江南黄酒的“博物馆”。商界巨擘张謇为纪念翁同龢而创制的颐生酒,该酒以宫廷百岁酒为原型,融合了传统酿造工艺。
这一记载表明翁同龢与酒文化的深厚渊源不仅在于其职权范畴,生活领域,酒,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窗外寒风丝丝凉,人间真情心中藏。
问候不断天天有,微信代我送吉祥。
多添衣服别着凉,平安幸福又安康!
END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