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刘附马水亭避暑》
刘禹锡〔唐代〕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箪空。
琥珀盏红凝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译文、赏析 / 严勇
译文
千竿翠竹,一片翠绿,数朵莲花,映出艳红。水边楼阁,空阔清凉,玉制竹席,透着清爽。
琥珀酒杯,红色酒液,仿佛凝固了滴漏的时光。水晶帘子,晶莹剔透,更能让凉风畅通无阻。
注释
玉簟:供坐卧铺垫用的苇席或竹席。
注释引用:百科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避暑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以“境阔”“意远”见长,在清凉意境中见雅趣与通透,以精巧的意象组合,写尽水亭清凉,更藏着一份不事张扬的雅致。
“千竿竹翠数莲红”,诗的开篇,以浓淡笔墨,铺开画卷。
“水阁虚凉玉箪空”一句,转写水阁内的清凉。“虚凉”二字点出水阁的空阔通透,暑气难以停留;“玉箪空”则更妙——玉制的竹席本就自带凉意,“空”字既写席面洁净无物,也暗示主人或许暂离,或是正安卧其上享受这份清凉,留白间透着闲适。此处的“玉箪”,并非刻意炫富,而是以器物的质感强化“凉”的触觉:玉的温润、竹的清爽,与水阁的“虚凉”呼应,让清凉从视觉延伸到触觉,层次愈发丰富。
“琥珀盏红凝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后两句将镜头拉向水阁中的细节,写避暑时的闲逸。琥珀酒杯中,红酒色泽浓艳,仿佛凝固了时光(“凝漏酒”暗合滴漏计时,似酒液将时间都浸得缓慢);
刘禹锡一生历经沉浮,却总能在困境中寻得自在,这种“于俗务中见雅趣”的心境,在此诗中尽显:暑热再盛,若有一片水亭、几分闲情,便可得清凉自在。
“竹翠”“莲红”“水阁”“玉箪”“琥珀盏”“水晶帘”等意象,写尽了水亭的清凉、主人的闲适。这种“不着力”的写法,恰如刘禹锡面对人生起伏的态度——不怨不怒,从容自适。
避暑的真谛,不在躲避暑热,而在寻得一份“虚凉”的心境——如竹般沉静,如莲般鲜活,如水晶帘般通透,任外界暑气蒸腾,内心自有清风穿堂。
红色壹号,不只是酒,
它是英雄的见证, 是时代的印记, 是每一个梦想家心中不灭的火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