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注册

李白《渌水曲》

2025-07-25 11:13:5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标签: 李白   渌水曲   红色壹号   红朝壹号  

李白《渌水曲》.png


《渌水曲》


李白〔唐代〕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译文、赏析 / 严勇


译文

宾酒酒瓶装饰.png


清澈的湖水,在皎洁月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南边的湖面上,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月光下采撷着白蘋。


含苞待放的荷花,简直就像一位娇媚多情的少女,欲语还休,让荡舟人不免神魂摇荡,又生出无尽的惆怅。


注释

宾酒酒瓶装饰.png


渌(lù)水:即绿水,清澈的水。


南湖:即洞庭湖。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又称“四叶菜”“田字草”。


欲语:好像要说话。


愁杀:即“愁煞”,愁得不堪忍受的意思。


注释引用:古诗文


赏析

宾酒酒瓶装饰.png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乐府抒情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以浪漫之心,婉约之笔,熔铸多元审美,既见夏日风物的灵秀,又藏绘画的笔墨意趣,更浸润着民歌的质朴鲜活。


渌水的流动、荷花的舒展、采苹人的悠然,恰是他心中理想的生命状态。“愁杀荡舟人”的“愁”,实则是对这种自由之美的向往与怅惘——既沉醉于眼前的和谐,又深知美景易逝。

   

庄子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大美无言,往往藏于虚实之间。中国绘画,讲究“墨分五色”,以简淡写尽万象,李白笔下的南湖之妙趣,正得此精髓。

   

“渌水明秋日”中,“渌”字是水的本真色泽——青与白的交织,如“破墨”技法,让色彩在流动中自然晕染,不似工笔画的刻意,却有水墨画的灵动。

    

“南湖采白苹”的场景,常见于汉魏乐府的劳动歌吟,如《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李白将其化入夏日图景,保留了民歌的质朴鲜活。

   

“荷花娇欲语”则如“点染”之妙,粉白花瓣是提神的“点”,渌水青碧是铺陈的“染”,一浓一淡间,夏日荷塘的层次感立现。


荷花1.jpg

    

这种对色彩的克制,恰合李白“清水出芙蓉”的主张。他遍历山河,见过“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绚烂,却在此处收敛锋芒,以“渌”“白”二色勾勒夏日肌理,正如水墨画家以极简笔墨写尽丘壑,于素净中见丰饶。


“愁杀荡舟人”的直白抒情,更是民歌式的率真。这“愁”如脱口而出的感叹,带着夏日骄阳般的热烈——是面对荷花娇美、采苹人灵动时的不知所措,是美到极致的沉醉。

    

李白受蜀地民歌影响,曾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之天真佳句,此处则以民歌直白,写尽夏日里难以言说的惊艳。

    

李白将民歌的质朴与绘画的空灵熔铸,最终指向夏日生命的共鸣。采苹女子与荷花相映,人似花、花如人,构成“物我两忘”的和谐,灵韵动人。

    

水墨的淡远、民歌的鲜活、生命的共鸣,李白以婉约之笔,将南湖清妍、民歌质朴、绘画空灵熔铸为诗,于细微处见天地,于浅白中藏深情。一如他“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慨叹,在民歌的直白里,藏着深沉的生命感悟。


金榜题名时,酱香敬前程!升学宴以酒载梦,以礼感恩.jpg




小船装饰.gif











END

 





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
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
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

 



 









搜索

X微信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ongse19191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