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
腾空类星陨,拂树若花生。
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
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
译文、赏析 / 严勇
译文
夏末秋初,腐草们一起化为萤火虫,现在却在夜空中轻盈飘荡。
飞舞空中时,就像陨落的星星;拂过树枝时,又像花朵绽放出的光芒。
当萤火虫飞到窗前,屏风仿佛被那神奇的火光照亮,门帘也似乎缀满了一颗颗夜明珠。
当遇到您(或心上人)拾取这萤火虫的光彩时,我(萤火虫)愿意毫不吝惜地献出自己短暂轻微的生命。
注释
轻:既写出了微风的轻轻吹拂,又写出了萤火虫的轻盈的飞态。
星陨:天星坠落。
不吝:指不吝惜。
注释引用:百科
赏析
这是梁简文帝萧纲的一首咏萤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以四个精妙比喻,层层递进:“类星陨”写其飞动时的璀璨,“若花生”绘其栖树时的柔美,“疑神火”“似夜珠”则进一步渲染其光芒的奇幻,从动态到静态,从空中到近景,全方位展现了萤火虫虽微小却独特的光彩。
“腾空类星陨,拂树若花生。”颔联,堪称咏物诗中“以喻显神”的典范。这两句不直接描摹萤火虫的形态,不说“萤火虫很亮”,却用“星陨”“花生”两个比喻,让光芒有了动态,有了形状,甚至有了温度——原来微小的光,也能被写得如此壮阔又柔美。既写活了萤火虫的动态与光彩,更赋予其超越自身的诗意与哲思。
这两句看似纯粹的写景,实则暗藏诗人对萤火虫的情感与整首诗的主旨。无论是“星陨”的璀璨,还是“花生”的柔美,都在强调萤光的“可珍视”——它虽微小,却能模拟星辰之辉、花朵之艳,这份“不凡”为后文“逢君拾光彩”的付出埋下伏笔:正因自身的光芒值得被看见、被珍惜,所以当“君”出现时,它的奉献才更显真挚与可贵。
“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颈联,是全诗中由“萤”及“境”的巧妙转折。这两句不再直接描摹萤火虫的形态或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萤光映照下的周遭环境,以环境的变化反衬萤光的独特魅力,让微小的光芒在人与物的互动中,绽放出更丰富的意蕴。
这两句不再写萤火虫本身,而是写它的光带来的变化:平凡的屏风、普通的门帘,因为这微光的映照,竟有了几分奇幻的美。这哪里是在写光?分明是在说:哪怕是最微弱的力量,也能点亮周遭的世界。
最动人的,莫过于结尾“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诗人突然给了萤火虫一个声音,让它化身为一个深情的生命:如果遇到懂得珍惜这微光的人,我愿意献出自己短暂而轻微的生命。这里的“君”,或许是知音,或许是心上人,又或许,是所有懂得欣赏平凡之美的人。萤火虫的生命本就短暂,发光更是耗竭自身的过程,可它心甘情愿——这种不计回报的付出,让微小的生命瞬间有了重量。
整首诗,看似句句在写萤火虫,实则句句在写“人”。那些出身平凡却不甘平庸的人,那些力量微弱却坚持发光的人,那些遇到知音便甘愿倾尽所有的人,不都像这秋夜里的萤火虫吗?萧纲用一首咏物诗,写尽了微小生命的尊严与赤诚,让我们知道:光芒不分大小,只要肯绽放,肯付出,就值得被铭记。
今天是8月13日, 乙巳蛇年闰六月二十,星期三。 末伏第5天。 红色壹号,不只是酒, 它是英雄的见证, 是时代的印记, 是每一个梦想家心中不灭的火焰。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 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 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