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我一直想搞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白酒,在国内是神一样的存在,占据了烈酒市场96%的份额,但在国际上却几乎隐形,连1%的份额都不到?
很多人会说,是口味不习惯、是关税太高、是文化差异。
但是,这些都是表象。
通过对近百份行业报告和20多个商业案例的分析,我发现,中国酒企最大的敌人,不是外国的威士忌,而是我们自己脑子里一个根深蒂固的“致命假设”。
这篇文章,我就用一个模型和三个方法,把这个价值千亿的行业“隐秘战争”给你讲透。
一、皇帝的新衣:那个所有人都假装看不见的“库存幻觉”
我们先来建立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
很多酒企的增长,遵循着一个看似完美的逻辑:酒厂把酒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再卖给消费者,酒厂财报增长,皆大欢喜。
但真相是什么?
真相是,这个链条的第二环,断了。
酒根本没有顺畅地流到消费者手里,而是大量堆积在了渠道商的仓库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库存堰塞湖”。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看到的很多增长,根本不是真实的消费增长,而是“库存转移”。
本质上,酒厂不是在服务市场,而是在“填塞”渠道。
增长≠动销,增长=压货
这就是行业里那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谁也不敢大声说出来的“皇帝的新衣”。
比如,你是一家经销商,今年从酒厂进了1000万的货,但市场疲软,你只卖出去了500万。
在酒厂的报表上,这是1000万的漂亮增长;但在你的仓库里,这是500万的沉重负担和现金流压力。
当大部分经销商都面临这个问题时,“价格倒挂”就出现了——市场上的零售价,甚至比你的进货价还低。卖一瓶,亏一瓶。
那怎么办呢?
继续玩这个压货游戏,就是饮鸩止渴,最后整个渠道系统都会崩盘。
唯一的破局点,就是打破这个“库存幻觉”。
核心方法只有一个:建立直连用户的“数据罗盘”。
这就像以前打仗靠地图,信息滞后;现在打仗靠卫星定位,实时反馈。茅台推出的“i茅台”APP,就是这个逻辑。它绕过层层渠道,直接感知哪里的需求最旺盛,哪个产品最受欢迎。
当你能直接听到消费者的心跳时,你就不再需要通过向渠道压货来假装增长。
二、重新定义战场:你卖的不是酒,是“场景解决方案”
解决了“库存幻觉”这个生存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个更大的发展问题。
为什么江小白能突然崛起?为什么茅台要去卖冰淇淋和咖啡?
因为他们都想明白了一个底层逻辑:
消费者买的不是你的产品,而是你的产品能帮他实现的“价值场景”。
这就像你去买钻戒,你买的不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你买的是“永恒爱情的承诺”这个场景解决方案。
传统酒企的思维是“产品思维”:我的酱香更醇,我的浓香更正,我的窖池更老。
而新一代的爆款逻辑是“场景思维”:
江小白卖的不是白酒,卖的是“兄弟谈心”的场景解决方案。
茅台卖酱香拿铁,卖的不是咖啡,是“年轻人第一次接触茅台”的场景解决方案。
红色壹号卖酱香茶饮,卖的不是茶饮,是“年轻人第一次接触茶酒”的场景解决方案。
精酿啤酒馆卖的不是啤酒,卖的是“城市青年周末放松”的场景解决方案。
一旦你从“产品思维”切换到“场景思维”,整个世界都开阔了。你不再是在一个饱和的、同质化的红海里厮杀,而是进入了无数个未被满足的蓝海。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这里有三个可操作的方法,我称之为“造场三法”。
方法一:为“她”造梦——攻占女性的“微醺时刻”
数据告诉我们,90/95后女性的线上酒水消费增速,已经远超男性。她们不关心你的酿造工艺,她们关心的是:颜值高不高、热量低不低、喝了会不会心情变好。
比如,你可以开发一款高颜值的玫瑰风味利口酒,主打的场景是“闺蜜的睡前夜话”;或者一款低度的桂花酿,主打“一个人的追剧小时光”。
放弃教育她们理解“12987”工艺,去为她们创造一个美好的“微醺之梦”。
方法二:为“老”解忧——定制银发族的“康养小酌”
中国有超过3亿的“银发族”,他们有钱有闲,最大的需求是什么?是健康。
他们不是不喝酒,是怕喝坏身体。
比如,针对这个市场,你可以推出一款主打“草本精华、口感柔和、有助睡眠”的养生酒,用更小的规格、更清晰的健康背书,去解决他们“想喝又不敢喝”的矛盾。
这片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谁先去,谁就是标准。
方法三:为“新”造场——成为Z世代的“社交货币”
年轻人反感的不是酒,是油腻的“酒桌文化”。
他们喜欢的是什么?是个性、是潮酷、是好玩、是能发朋友圈。
比如,你可以和热门IP联名,推出限量款“潮玩酒”;或者发起一个线上挑战赛,让用户自己设计酒瓶文案,把产品变成一个大型的“社交玩具”。
记住,不要试图把他们拉到你的酒桌上,而要让你的酒,出现在他们的生活里。
如果你还抱着“我的酒品质最好”的念头,在存量市场里和对手拼刺刀,那你守着的不是传统,而是即将被淘汰的命运。
三、结尾总结:从卖酒,到共情
好了,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的核心内容:
一个致命幻觉:别再把“渠道压货”当成“真实增长”,建立直连用户的“数据罗盘”,才能活下去。
一个思维切换:从“产品思维”切换到“场景思维”,你卖的不是酒,而是解决方案。
三个蓝海方法:为“她”造梦,为“老”解忧,为“新”造场,去开创新大陆,而不是在旧地图上找宝藏。
这背后,其实指向了一个更深刻的第一性原理。
我最喜欢报告里的一句金句总结:
“我们不止在卖‘酒精饮品’,而是在把‘酒精饮品’变成‘高质量关系的催化剂’,让消费者、合作伙伴乃至整个社会,都能从中获益。”
这句话道破了中国酒水行业的终极天机。
所以,最后的行动建议是什么?
从今天起,请在你的公司里,忘掉一个问题:
“如何把我们的酒卖给他们?”
然后,开始问一个全新的问题:
“他们的生活里,在哪个瞬间,需要我们去创造一份美好?”
当你真正开始思考并回答第二个问题时,你就不再是一个卖酒的,你成了一个“美好瞬间”的设计师。
升维吧!所有竞争都将在你脚下化作昨日尘埃。
今天是2025年9月9日, 乙巳蛇年七月十八, 星期二。
不要等待别人来救赎你,
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救赎自己。
红色壹号,不只是酒,
它是英雄的见证,
是时代的印记,
是每一个梦想家心中不灭的火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