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天地有声,丰年有响
听,这些来自丰收的声音
秋分这一天,这场盛会值得举国欢庆
今日秋分
也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
自古就是农事的重要节点
承载着深厚的农耕文化
丰收是仓廪盈满的笃实
是衣食丰裕的安康
从北国的金黄到江南的稻香
从黄土高坡的瓜果飘香
到无垠碧波上鱼虾满舱
春播时种下的星火希望
在金秋迎来奔流回响
以占世界9%的耕地
养育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
“米袋子”“菜篮子”充盈在手
“果盘子”“肉案子”被坚实守候
中国用奇迹
回答“谁来养活中国”的世界之问
将丰收答卷写在金色田畴
今日之华夏
山河锦绣,五谷盈仓
今日之乡村
产业兴旺,百姓安康
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旅游小火车在稻田间行驶(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刘万平摄)
从古时的秋分祭月
到今天的丰收庆典
中华民族对农业的重视、对劳动的歌颂
跨越数千年而历久弥新
2018年
国务院将每年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赋予了这个节气新的时代内涵
这一天
丰收的歌谣在大江南北飞扬
亿万农民以果实为礼
共庆五谷丰登、家园和美
农耕文明的厚重与现代农村的活力
在此和谐交融回响
千家万户的炊烟里
升腾着美好生活的模样
一碗热饭、一碟鲜蔬、一盘瓜果
是生活最本真的滋味
也是平凡日子里的充足底气
丰收,让“吃得饱”成为基石
更让“吃得好”成为日常
日出东方 王学庆摄
丰收的喜悦,是汗水浇灌的诗行
农业的传承,是千年文明的根脉
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
已化作指尖跳动的数字指令
和现代化农机奔腾的呼啸
“禾下乘凉”的梦想
在主粮单产节节攀升中不再遥远
当“靠天吃饭”
演变为“知天而作”“逆时而种”
有限的土地
让我们可以无限地去想象
科技助农 乔光先摄
今天,我们用一场盛会
共享丰收的喜悦
共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共听农村的日新月异
今年的丰收节
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
主会场设在山东招远的大户陈家村
大户陈家村风光
在这里,农业很不一样——
种地变成了“技术活”
农田不再单一生产
而是融合出乡村旅游新业态
精深加工产业链
让农民一年四季有收入
大户陈家村夜景
作为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所在地
大户陈家村展现了中国农村发展的新面貌
在这里
丰收不仅是物质的充裕
更是梦想的绽放
大户陈家村用实践证明
农业产业有奔头
农民职业更体面
农村家园很宜居
丰收的喜悦 乔光先摄
作为农业第一大省
山东2024年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8万亿元
更是探索实践——
以片区为基本单元
按照群众需求
因村因地而宜
连片规划、连片建设
五大振兴全要素推进
打造具有齐鲁特色的
新型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共同体
勤劳敦厚的山东人
不遗余力地深耕齐鲁沃土
用良田、良种、良机、良技、良制
充实着“齐鲁粮仓”
一幅乡村振兴的“富村山居图”正在徐徐展开
大户陈家村作为山东省
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将在今年的丰收节上
展示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缩影
大地不曾辜负奋斗的双手
时代终将回报躬身的脊梁
在中国的土地上
丰收从来不只是季节的馈赠
更是人与天、地共同写下的希望之约
希望的田野 乔光先摄
这个秋分
让我们把舞台交给大地
把掌声献给农民
把敬意致予时代
透过大户陈家村的窗口
走进山东
望向全国
看见中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感受来自新时代“三农”的无限生机
今天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
乙巳蛇年年八月初二,
今日秋分。
红色壹号,不只是酒,
它是英雄的见证,
是时代的印记,
是每一个梦想家心中不灭的火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