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败北的“北”不是方位词,意思同“败”。那么,“北”字为什么会有“失败”的意思,又是如何成为“东南西北”的方位词的?
“北”字象形,本字是“背”。“北”的甲骨文字形,即两个人一个向左,另一个向右,背向而坐的样子,简单说“北”表示背靠背。
在“背”产生前,“脊背”义均由“北”字承担,篆文在“北”字的基础上加入了“月”(即“肉”字旁),从而衍生出后起字“背”。
古代一般以朝南为正向,那么,背对着的就是北方,因此,就用“北”来表示跟“南”相对的方位。当“北”主要用于表示方位以后,“脊背”的意思逐渐由“背”字来承担。
清代段玉裁在注释《说文解字》时,指出“军奔曰北”,即军队败逃称为“北”。“北”有“脊背”“背离”的意思,当双方交战时,战败一方的士兵会掉头朝着背离战场的方向溃逃,因此“北”字引申为“败逃”。
据《辞源》解释,“北”字第一义项注为“败,败逃”。值得注意的是,“北”字的含义有二:不仅是“败”,而且要“逃”,是溃不成军的失败。战败后没有溃逃,也就不能说是“北”。
《战国策》中说“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说“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追北”“逐北”都是追击逃跑的敌人。
秦汉以后,“败”与“北”连用,“败北”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双音词。败北一词始见于《史记》,项羽自夸:“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北”字用来表示“失败”,还有一种说法,即北代表阴,与人们喜“阳”恶“阴”有关。古代建屋多南向,南方为前,北方为后,人面南而背北,“北”字成为方位词就是这个原因。
在古人的心目中,北方意味着寒冷、缺少生气,让人心生恐惧。在此基础上,“北”就引申出“忧伤、忧惧”,甚至直接标志着失败。因此,《后汉书·臧宫传》即称:“人喜阳而恶阴,北方,幽阴之地,故军败者谓之北。”
古代典籍中,“北面”一词表示“面朝北”。臣拜君,卑幼拜尊长,都是面北行礼,因此,“北面”在古代,一是表示臣服于人。如《史记·田单列传》:“王蠋,布衣也,义不北面于燕,况在位食禄者乎!”“北面于燕”意思是向燕国称臣。二是表行弟子敬师之礼。如《汉书·于定国传》:“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于定国迎接老师,面向北行弟子之礼。
今天十乙巳蛇年八月十五,
2025年9月26日,
历史上的今天:
2006年9月26日 潘基文就任联合国秘书长
1997年八月十一 中国宣布再裁军50万
1941年9月26日 中共对党费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读光阴,读岁月,读过往,
从而渐渐读懂了珍惜,
读懂了人生。
珍惜家人,珍惜朋友,
珍惜过往,珍惜每一缕阳光,
更懂得了珍惜自己,
善待时光与岁月,
给生活一个微笑,
红尘陌上,淡然前行。
待心境从容,待心性婉约,
让心在素静的文字中,
遇见那个最初的自己,
心如繁花。
END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