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注册

白酒有苦味是好酒吗

2025-10-09 15:03:0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标签: 白酒   红色壹号      红朝壹号  

中国有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没想到,这句话在品鉴白酒时,居然也有些道理。

 

很多初尝白酒的人,第一反应往往是:“这酒怎么有点苦?” 甚至因此怀疑酒的质量。其实,白酒带有苦味完全正常,而且还是好酒的一个特征。


真正优质的白酒,风味是丰富而有层次的——酸、甜、苦、咸、鲜,缺一不可。而其中那一点恰到好处的苦,来得快、去得也快,不拖沓、不涩口,反而是白酒风韵的加分项。会喝酒的人甚至认为,微苦才是粮食发酵的证明,那是纯粮酒才有的“背景音”。


粮食赞歌封面.jpg

 

1

 苦味=纯粮酒?没那么简单


虽说“微苦不涩、香纯不口干”常被用来形容纯粮酒,但并不是所有带苦味的就一定是好酒。苦味来源于酿酒过程中产生的杂醇、醛类等物质,这些物质的含量与酿造的工艺、原料、卫生条件等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粮食酒一般会微苦,但带苦味的未必全是粮食酒。苦味是否令人舒适、是否转瞬即逝,才是评判的关键。


6品.jpg


2

我们该如何科学地品鉴苦味?


人的味蕾对苦味最为敏感,尤其是舌根部位。所以品酒时,要让酒液充分接触舌根,去感受那瞬间的苦意是否干净、是否及时化开。


苦,其实是大自然设置在味觉里的一道保护机制,提醒我们“谨慎摄入”。但高品质的酒饮,如好的啤酒、咖啡、茶,甚至葡萄酒,都讲究“苦得清爽”——苦味一闪而过,随后回甘悠长。白酒也是如此,苦不长留、微而不涩,才是上层之作。


红色壹号酒介绍.jpg


3

白酒中都有哪些苦味物质?


• 杂醇油:尤其异丁醇苦味重;

• 醛类:如糠醛,多来自辅料;

• 酚类化合物:比如单宁;

• 硫化物和生物碱;

• 多肽和氨基酸:蛋白质分解物;

• 无机盐:水质不佳也可能引入苦味。


红色壹号酒,越陈越香.jpg


4

会苦才是好酒?


质量上乘的白酒讲究“酸甜苦咸鲜”五味协调,缺一不可。微苦不涩,苦味一闪而过,随后回甘,才是好酒的表现。


品酒师们甚至认为,恰到好处的苦味能够:


• 增加酒体的丰满度

• 提升风味的层次感

• 衬托出甜味和香味

• 证明是纯粮酿造


当然,这种苦味必须是瞬间性的,如果苦味久久不散,或者带有涩感,那就可能是工艺出了问题。


酱香酒酒花.jpg

5

如何辨别“好苦”与“坏苦”?


☑好的苦味:

• 瞬间感受,很快化为回甘

• 微苦而不涩

• 与酒的其他风味和谐共存

☑差的苦味:

• 持久不散,越喝越苦

• 带有刺激感和涩感

• 与其他味道不协调


臻藏100美酒河.jpg

6

酒苦了怎么办?能否改善?


若因用曲量过大或发酵温度过高导致苦味偏重,可通过加入适量高酸度尾酒来调和。值得注意的是,白酒一旦形成苦味,只能在勾调阶段予以掩盖和平衡,无法彻底去除。


当下次再尝到白酒的苦味时,不必急着下结论。细细品味这点苦味是否转瞬即逝,是否带来回甘,是否与其他味道相得益彰。或许你会发现,正是这点微苦,让白酒变得更加深邃复杂,更有品味的价值。


一杯好酒,恰如人生,有点苦味,才更显真实和丰富。您是否也曾注意到白酒中的这点微苦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品酒体验。




国礼酒瓶装饰.png











今天十乙巳蛇年八月十八,

2025年9月28日,

星期四,

距离2026年元旦还有84天。




历史上的今天:

1999年10月9日 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大会举行

1944年10月9日 四大国建议建立联合国

1936年10月9日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秋雨一场接一场,温度不断往下降;

保重身体放心上,早晚别忘加衣裳;

开心快乐度时光,万事吉祥永安康。







END







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











搜索

X微信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ongse19191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