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一、“房地产” 消失了:不是遗忘,是判了 “转型刑”
通稿里找不到 “房地产” 三个字,这不是疏忽,而是给这个行业钉上了 “转型倒计时” 的钉子。
过去二十年,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 “万能钥匙”:GDP 增速不够了,拉一把;地方财政紧张了,卖块地;居民财富缩水了,炒套房。但如今,这把钥匙已经拧不动新锁了 —— 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突破 6 亿平方米,居民负债率超过 60%,连房企自己都在 “保交楼” 和 “破产” 之间挣扎。当一个行业贡献的 GDP 占比从 14% 降到 7%,当它从 “支柱” 变成 “风险源”,不提它,本身就是最明确的态度。
替代 “房地产” 出现的是 “城市更新”。这四个字翻译过来就是:别再指望靠盖新楼发财了,把老城区的下水道修修、把城中村的路灯换换、把闲置厂房改成科创园,这才是新活路。就像深圳把旧工业区改成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租金比卖地低,但带来的税收和就业,比盖商品房扎实得多。
那些还在等 “救市大招” 的房产中介、房企老板,该醒醒了:房地产不是被放弃了,是被 “改造” 了。以后的楼市,没有普涨,只有 “好城市 + 好房子” 的结构性机会 —— 就像北京二环里的老胡同能涨价,十八线城市的空置房只能烂在手里。
二、“低价” 消失了:反内卷,不是反便宜
月初中央财经委会议还在说 “治理低价无序竞争”,这次直接删掉了 “低价” 二字。这个小小的变动,藏着对 “内卷” 的重新定义:不是不让降价,是不让 “自杀式降价”。
前几年的内卷有多疯狂?光伏企业把组件价格从 1.5 元 / 瓦压到 0.8 元 / 瓦,赔本赚吆喝;新能源车企打价格战,有的车型降价 30% 还送充电桩,最后财报亏得底朝天;就连奶茶店都卷到 “9.9 元三杯”,用劣质奶精换流量。这种 “低价”,不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是偷工减料、牺牲质量的 “饮鸩止渴”,最终只会毁掉整个行业。
但删掉 “低价”,不代表要保护高价。就像杭州零跑汽车,新款车配置升级,价格还比老款低,这是因为电池技术进步、供应链优化,属于 “良性降价”,反而值得鼓励。决策层要治的,是 “你降 5%,我降 10%,最后一起喝西北风” 的恶性竞争,而不是技术创新带来的合理低价。
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转向:从 “拼价格” 到 “拼品质”。以后企业想活下来,靠的不是 “比别人便宜”,是 “比别人好”—— 就像华为手机,价格比同类高,但芯片、系统够强,照样卖得火。
三、“大刺激” 消失了:不是没招,是换了打法
很多人看完通稿失望了:没提降准降息,没说扩大基建,甚至连 “稳增长” 的调子都比之前温和。这不是政策失灵,是刺激的 “配方” 换了。
过去的刺激,像给病人打 “强心针”:2008 年四万亿砸向基建,2015 年棚改货币化推高房价,短期见效快,但副作用也大 —— 产能过剩、债务高企、资产泡沫。现在的经济,就像一个吃多了肥肉的人,再打 “强心针” 只会得 “高血脂”,得换 “慢慢调理” 的方子。
这个新方子就是 “投资于人”。3600 元 / 年的全民生育补贴,看着不多,却是 70 年来头一遭 —— 第一次不附加任何条件,直接给普通人发钱。更关键的是,上半年财政支出里,民生支出增长 6.4%,基建支出却降了 4.5%,这个结构变化比任何口号都有力:钱不再只往公路、铁路里砸,要往老百姓的口袋里塞了。
为什么要这么干?因为中国现在最缺的不是 “生产能力”,是 “消费能力”。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 30%,但居民消费占比 GDP 只有 38%,比全球平均低 18 个百分点。就像一个工厂,生产线开足了,但没人买东西,最后只能停产。给老百姓发钱,就是让他们能买得起自己生产的东西,形成 “生产 - 消费” 的良性循环 —— 这才是比基建刺激更可持续的 “内功”。
四、“落后产能” 消失了:不是不淘汰,是提前 “打预防针”
之前说 “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现在变成 “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多了 “重点” 二字,意思完全变了:不仅要清库存,还要防新增;不仅要治 “落后的”,还要管 “新兴的”。
这几年最典型的教训是新能源。前几年光伏、储能火了,各地一哄而上,有的县建了 5 个光伏产业园,最后 90% 空置;现在低空经济又成了香饽饽,有的城市一口气规划 11 个低空产业园,无人机、飞艇、热气球项目全上,明显又是 “重复建设” 的前兆。
决策层这次学聪明了:不等产能过剩了再去淘汰,提前就 “打预防针”。发改委最近专门开会,防止低空产业 “低效重复建设”,就是这个意思。以后的产能治理,像给经济做 “体检”:不仅要切除肿瘤(落后产能),还要阻止正常细胞变成肿瘤(新兴产业无序扩张)。
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的 “换挡逻辑”:从 “捡到篮子都是菜” 的粗放增长,到 “精挑细选” 的高质量发展。就像种庄稼,以前是拼命扩大耕地,现在是给好地多施肥,让坏地休耕,亩产反而更高。
结语: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改变的不只是经济
政治局会议的四大 “消失”,本质上是一场 “发展哲学” 的革命:
—— 不再信奉 “物多就是好”,而是追求 “人活得好”;
—— 不再迷恋 “速度快”,而是看重 “走得稳”;
—— 不再依赖 “房地产” 这根拐杖,而是锻炼 “科技创新” 的双腿;
—— 不再放任 “野蛮生长”,而是讲究 “有序竞争”。
对普通人来说,这意味着:以后找工作,别只盯着房企、基建公司,科创企业、民生服务领域机会更多;消费时,别只看价格便宜,品质和体验会越来越重要;存钱时,别光想着买房,股权投资、技能学习可能更划算。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不是衰退,是 “换轨”。就像火车从普快线转到高铁线,过程中会有颠簸,但一旦上了轨,速度和舒适度都会完全不同。而那些看懂了 “消失” 背后深意的人,才能提前买到 “高铁票”。
今天是2025年8月14日,
乙巳蛇年闰六月廿一,
末伏第6天。
一天一个希望,生活充满阳光!
一天一个念想,真情永远不忘!
一天一个问候,愿你心情舒畅!
一天一个祝福,恭祝吉祥安康!
红色壹号,不只是酒,
它是英雄的见证,
是时代的印记,
是每一个梦想家心中不灭的火焰。